- 专业设置
物流管理专业
【 发布日期:(18-06-15 11:56:05) 】 | 【 点击:】
一、专业定位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产业。物流管理学科棣属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是基于物流领域的科学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并交叉融合了管理学、经济学、工学等多学科知识体系所形成的独立的学科门类。本物流管理专业是太阳成集团较早设立的专业之一,棣属于太阳成集团tyc33455(二级学院),获认校级特色专业。本专业以精准对接珠三角、面向广东、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振兴为导向,以助力现代物流创新发展的应用型技能人才需求为目标,致力于培养熟练掌握物流管理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能较快适应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全面复合、高素质人才。本专业遵循“特色兴校,开放办学”理念,依托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强化员工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将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成为团队队伍结构合理、教学科研基础良好、毕业生综合素质较高的在广东地区有一定社会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的服务地方经济更突出、数智物流教学更卓越的特色专业。
二、培养目标
物流管理专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趋向和瞄准区域产业发展态势,以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振兴服务为导向,以员工未来职业发展为中心,以应用型技能人才需求为目标,坚持理论实践并重,校企联合办学,构建“三双”(即双团队、双课堂、双基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人文素养、专业能力和诚信品质,勇于担当、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物流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与物流管理专业技能,具备创新创业思维和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在物流管理领域及相关企事业、科研院所及政府部门等机构从事物流规划设计、系统优化及效益提升等运营管理工作或进行自主创业的高素质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
三、培养规格
1.学制与学分 学制4年,毕业总学分:165.5学分。
2.素质要求
(1) 专业素质
本专业员工主要学习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及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知识,接受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物流系统优化与运营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供应链优化、物流系统设计、物流运营方面的基本能力。
(2)文化素质
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升华人格,提高境界,振奋精神。
(3)身心素质
身体健康,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体制测试标准。心理健康,乐观向上,具备良好的自我调适能力。
3.知识要求
具有较全面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外语及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较宽广的国际视野,熟悉国内外物流运作所涉及的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的标准、惯例、法律、政策等;了解国内外供应链管理理论与发展状况和趋势,了解国内外制造企业、流通企业和物流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优化模式;了解智慧物流的原理与方法,掌握物流系统设计、供应链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技术。
4.能力要求
具有一定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应用知识能力,包括综合实验能力、专业实践能力、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具有进行物流业务运作、供应链设计、物流系统设计、及物流管理的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物流管理实际工作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创业能力、科技开发能力、科学研究能力。
四、课程体系
1.主干学科:管理学、经济学、工学和理学等学科互相交叉的新兴学科
2.主干课程:见下表
学科基础课程 |
管理学原理、营销学原理、运筹学、微观经济学、财务管理、、研究方法。 |
专业核心课程 |
现代物流学、运输与配送管理、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管理信息系统、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 |
专业选修课程 |
会计学基础、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物流、电子商务基础、智慧物流、货运代理实务、企业经营管理沙盘实训、物流案例分析 、云计算下企业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设施与设备、冷链物流、项目管理、市场调查与预测、创新思维与实践、商务统计。 |
主要实践环节 |
认识实习、创业模拟、各项竞赛、科技活动、社会实践调查、专业实习。 |
3.实践教学环节
(1)军事技能训练
入学时的第一学期的军事技能训练,军事理论学习,总学时134。
(2)社会实践调查
一二年级寒暑假及三年级寒假要求员工以家庭住地相近为基础组织小组,到就近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参观、实习、调查访问至少一周,写出总结报告。
(3)“创新、创业、创意”课程
鼓励员工开展创新实验,发表论文,获得专利,自主创业等的成果折算为学分。组织员工参加全国老员工创新创业大赛和其它专业技能大赛,其成绩折算为学分。开设“创新、创业、创意”课程,至少修满2学分。
(4)主要实训课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子商务基础、物流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等课程均安排上机练习和模拟,企业经营管理沙盘的实训课程分两个学期展开,以加深对各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
(5)专业实习
专业实习安排在第7学期前8周,第8学期集中10周进行毕业实习,为撰写毕业学位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6)毕业论文
明确毕业论文实践的目的、要求,从员工选题、开题、写作、评审答辩等环节均规范化要求。选题根据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毕业(专业)实习的体验,鼓励员工自选题目,指导老师审核,学院论文领导小组检查通过。开题与写作方面,鼓励员工们进行文献资料的检索、企业回访及社会走访等实践活动。
五、团队队伍
物流管理专业拥有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科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的团队队伍,公司产品科研力量雄厚。目前团队共有专兼职教师8 人,专业教师6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7人;教授,副教授4人,讲师3人。专职教师中有4人为“双师型”教师,具有较为丰富的流通领域及企业管理经验,真正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效满足员工全方位、多层次专业学习需要有切实保障。
六、教学条件
1.教学设施
教学设施:教学设备(含软件)的总值48.77万元,生均教学设备(含软件)的总值0.19万元。实训室:现有信息系统实训室、生产运作ERP沙盘实训室、物流实训室。专业实验室场地的总面积310平方米,生均实验室面积1.22平方米。
2.实习基地
京东物流“京苗班”校企合作基地、顺丰物流人才培养合作基地、广海物流人才培养合作基地、深圳美泰玩具有限公司实习基地、沃尔玛校企合作基地等知名企业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习基地。
〖专业特色〗服务地方经济方向鲜明
紧抓经济新常态、网络货运平台、社区团购物流等新业态、自动驾驶、智能仓储等新科技快速发展的时机,依托集团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完成东莞市人民政府“东莞市企业拓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情况调研分析报告”,完成国家级大创项目 “促进东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创新研究--以网络经济拉动转型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完成国家级大创项目“经济下行压力下新塘牛仔服产业商业模式的创新策划”,立项国家级大创项目“基于区块链技术保障珠江水系运输的方案设计”等,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教学特色〗校企协同育人开花结果
依托校内外优质学科公司产品资源如物流管理实训室、ERP企业经营模拟实训室,与京东集团、顺丰速运、沃尔玛山姆会员店等企业构建校企协同育人、“订单班”等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教、学、做”一体化。建立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将企业的实际运营问题代入课堂,以创新性实战训练为主线,与实践环节有机结合,提高员工理论知识的运用理解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引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课程改革模式、打造“课、证、赛”相协调创新型教学模式,将物流管理相关的课程与物流师、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等职业证书相融合,通过全国供应链技能大赛着力提升员工的社会适应能力、专项职业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至2021年共六届“京苗班”员工达100多人。同时,连续三年物流员工参加京东“双十一”巅峰实习期间,边实习边运用专业知识,提交了多项关于京东物流管理环节完善提升的解决思路和建议,获得京东的感谢与表扬,“京苗班”结业的同学均获得了京东颁发的就业能力认证证书。
〖教学优势〗与时俱进数智物流开新篇
助力新时代数字化物流、智慧物流紧缺人才培养,积极探索和推进“理论奠基、注重专长、项目引导、高效实用”相互联结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推动“教、学、做”有机融合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就业与创业协调统一,有效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不断完善产教融合、校企一体的专业培养体系,订单式培养企业所需实战人才,优化专业结构,秉承立足本土,立德树人的高校教育理念,以培养德才兼备、身心健康、勇于担当、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具备良好职业素养、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综合人才为专业建设目标,不断深化专业建设内涵,社会影响显著提升。本专业努力探索物流科技发展的教学创新,积极引进智能配送机器人落地新华学院,进行实践性操作训练。就区块链应用分别到中外运、港航企业进行调研与交流。到高科技企业调研国外对华技术“卡脖子”,探索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如何协同优化。新开设“智慧物流”课程,引用智慧物流理论研究成果与实践应用案例,培养智慧物流优势人才。
〖专注满意就业〗就业工作屡获佳绩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应用型本科教育“四个转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增强员工就业创业能力)”为动力,确保员工顺利就业、专注员工满意就业、助力员工自主创业。物流管理专业获得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就业先进单位,历年毕业生的就业率保持在95%左右,一直在全校的平均线以上。2020年物流员工谢加仁以优异成绩考取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2021年物流员工刘嘉仪、巫鹏、王烈钦分别以优异成绩考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仲恺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