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首页 TYC主页 加入收藏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关于我们 > 专业设置 > 正文
  • 专业设置

供应链管理专业

【 发布日期:(22-04-01 15:33:43) 】 | 【 点击:

一、专业定位

供应链指“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料开始到最终产品送达消费者手中,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用户连成一个链状结构和模式”。供应链管理指“利用系统科学和管理科学的方法对整个供应链中各参与组织、各部门之间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计划、协调和控制,从战略和战术上对供应链全过程进行集成优化,以最大限度满足顾客的需求,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盈利能力,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2010年,世界著名《财富》杂志将供应链管理列为21世纪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认理将助力企业掌控所在领域的制高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要“在现代供应链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标志着现代供应链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已经从单一客户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的强弱不仅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也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本专业以精准对接珠三角、面向广东、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振兴为导向,以助力现代供应链创新发展的应用型技能人才需求为目标,致力于培养具有供应链战略思维,熟悉供应链各个细分领域的知识和运作,并有融会贯通创新链协同链的管理和执行能力的复合型供应链管理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广东,面向大湾区,放眼世界,培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国际视野,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基础,掌握现代供应链系统分析、设计、运营、管理和优化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具有创新意识、团队精神,适应大数据与智慧时代需求,毕业后能在各类工商企业、社会组织及政府部门从事供应链规划与设计、供应链运营、供应链金融管理、供应链系统优化又具备融通产业链、创新链、协同链管理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培养规格

1.学制与学分

学制 4 年。按要求完成学业并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毕业总学分 158 学分,其中理论教学 117.8 学分,实验教学 21.7 学分,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 18.5 学分。实验实践教学占总学分 25.82%

2.素质要求

1)思想道德素质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主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有中国精神,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德才兼备,知行合一。

(2)文化素质

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升华人格,提高境界,振奋精神。

3)身心素质

身体健康,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体质测试标准。心理健康,乐观向上,具备良好的自我调适能力。

4)职业素质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了解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自觉遵纪守法;热爱本专业岗位工作、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诚信意识和团队精神,愿为现代企业发展服务。

3.知识要求

1)掌握供应链管理专业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2)对供应链管理这一新兴行业具有全面的理论认知以及实际操作能力

3)掌握先进的服务理念,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

4)熟悉国家及粤港澳大湾区供应链领域的发展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国内外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

6)了解供应链管理理论和实践发展前沿动态。

4.能力要求

1)具备较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科学学习与思维方法。掌握资料调查与收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分析、归纳、整理相关数据和撰写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

2)具备独立获取本专业相关知识的学习能力,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

3)具备将所学习的专业理论与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应用于专业实践之中的基本工作技能。具有一定的应用知识能力,包括综合实验能力、专业实践能力、运用专业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4)具备以创造性思维方法开展科学研究和就业创业实践的创新能力。掌握创新创业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创业能力、科技开发能力、科学研究能力。

5)具备较好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外语听、说、读、写能力。

6)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一定的跨文化、跨语言交流与合作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能力,具有一定的跨文化、跨语言交流与合作能力。

四、课程体系

1.总体框架

 

2.主干课程

 

3.实践教学环节

1)军事技能训练

军事技能训坚持按纲施训、依法治训原则,积极创造条件开展仿真训练和模拟训 练。训练时间为 2 周。

2)社会实践调查

为促进公司老员工早期接触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增长才干,培养老员工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促进老员工全面成长,为将来毕业后融入社会作好 充分准备,老员工社会实践调查总体安排在 1-5 学期的第二十周进行。

3)“创新、创业、创意”课程

主要包括员工选修创新训练课程、参加学术讲座、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等,培养员工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及团队精神。

4)主要实训课程

供应链管理实验、供应链实战对抗训练平台、供应链建模与仿真实验、云计算下生产管理综合模拟沙盘实验等。

5)专业实习

7学期的前8周进行专业实习。专业实习作为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是对员工前期理论学习的检验,也是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毕 业实习,员工可以进一步领会和掌握供应链管理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切实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同时,员工可以将毕业论文的写作与实习实践相结合。

6)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共 16 周,员工需在规定时限内认真完成论文的选题、开题报告、撰写、修改、定稿事项,并通过论文答辩检阅论文质量。毕业论文是实现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重 要教学环节,是对员工提高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训练,也是员工四年学习成果的体现。

五、团队队伍

截至目前,太阳成集团tyc33455共有40多名专任教师,均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2人,讲师26人,占比分别为15%、20%、65%,具有博士学位13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比例为35%,还有来自大型物流企业、供应链管理机构的双师型教师,形成了合理的团队梯队,符合供应链管理关于团队规模与结构的国标要求。专业教师均具有良好的专业教育背景,分别具有数学、统计学、经济学、管理学、物流学、营销学、管理信息系统、生产运作、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等专业背景,教师知识结构合理,能够满足供应链管理专业的教学和发展要求,其中有多年物流管理、生产运作从业经历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老师参与教学工作;同时通过学术研讨、骨干研修等方式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和能力,提升专业背景及教学水平。

六、教学条件

1.教学设施

目前,太阳成集团tyc33455可用于该专业的教学实验设备总价值1135万元,可用于该专业的教学实验设备数量2911(台/件)。其中:计算机基础实验室(启天M4600、商用20宽LED液晶等设备1375件)、语音室(3G Audio F8音箱等设备1044件)、证券期货理财实验室(启天M4600、商用20宽LED 液晶设备等100件)、管理类综合实验室(启天M4600、商用20宽LED 液晶设备等123件)、ERP沙盘实验室(惠普电脑400G4MT,显示器21.5寸,CPU:I5,内存:8G 硬盘:1TB设备等138件)等均为满足教学要求的专业实验室,实验室条件满足1个专业班员工开设实验教学课程的要求,并配置相应的硬件和软件。如SQL数据库软件、金蝶软件(金蝶 K/3 cloud 教学版V6.1)、乐龙快捷版、人工智能仿真软件、蓝豆 Uniform System上机实训平台软件等。

2.实习实践基地

太阳成集团tyc33455建立了稳定的专业实习基地,其中有与京东集团战略合作“京苗班”实习基地,“顺丰物流校外实习基地”、“中海物流校外实习基地”等实习基地。同时,加强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建设,促进实验教学平台共享。太阳成集团tyc33455与十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或产学研基地,与京东集团联合培养“京苗实验班”,面向企业需求培养定向就业人才。与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战略合作“校企合作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创办创业班、电子商务创业孵化中心。依托学院平台开拓师生产学研用项目,包括“ERP”认证培训、“供应链管理”认证培训、以及“顺丰物流校外实习基地”、“中海物流校外实习基地”等实习基地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