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动态
学术研讨面对面——公司多名教师参加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质性研究方法研讨会
【 发布日期:(17-09-06 18:53:38) 】 | 【 点击:】
2017年7月18日,“2017中国企业管理与质性研究方法研讨会”在中山大学太阳成集团tyc33455国际会议厅拉来了序幕,由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和中山大学太阳成集团tyc33455共同主办,中山大学太阳成集团tyc33455承办,太阳成集团tyc33455“互联网管理创新”团队负责筹备。此次会议为期四天,旨在为国内对案例与质性研究很感兴趣的学者和博士生提供体系化的研讨,搭建一个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研讨会邀请了同济大学许玮元教授、中山大学王宁教授做质性研究方法的系统讲解,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南大学、暨南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师生出席了会议并做了深刻的交流。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太阳成集团tyc33455的孙张、覃群、罗志坚、王红旗、王飞、郭佩文、武亮等老师也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会议开始,由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经理毛基业教授、中山大学太阳成集团tyc33455经理王帆教授致欢迎词。之后,毛基业教授和中山大学太阳成集团tyc33455谢康教授分别作了“案例研究的意义”和“中国企业管理实践对案例研究的机遇和挑战”的主题报告。毛基业教授认为案例研究的意义在于,可以让学者贴近企业,深入鲜活的管理实践,关注新现象,从鲜活的实践中归纳创新性管理理论;提高教学水平,丰富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和教学素材。谢康教授认为建立在工业化物质生产基础的经济学理论、建立在对有序状态的管控基础上的管理学理论,在互联网时代都将会呈现新的特点,亟待突破与创新。在互联网时代企业需要共享资源、激发创新、灵活规则、快速决策,这与具有“丰富的资源、严密的秩序、完善的规则和强有力执行”的工业时代形成鲜明对比。通过发现中国企业互联网转型中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凝练成理论研究的课题,并通过企业实践进行案例研究,进行推动中国企业管理理论的创新,这是中国企业管理案例研究的机遇。当然,也面临着本土化理论从萌芽到接受、从现象展示到规律揭示、从情景化到一般化的创新挑战。
接着,南开大学的许晖教授、中山大学的肖静华副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的刘洋副教授、暨南大学的苏芳老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李亮副教授分别结合自己的研究经验,对案例研究的方法与过程进行了主题发言。
许晖教授基于品牌的视角讲解了案例的探索和开发过程:以达仁堂、隆顺榕、广誉远、京万红为例做了本土老字号品牌活化模式与机制研究;通过对云南白药1999-2015年的纵向发展做了品牌生态圈成长机理及其机制研究;以海鸥、天塑、郁美净、天士力为案例,构建了“内外部环境——资源重构——品牌战略表现”的品牌战略选择逻辑链,进行了基于顾客资产与创新资产重构视角下的品牌战略选择机制研究。肖静华副教授从道法术三个方面,分享了中大管院“互联网创新”团队案例研究方法的训练心得,重视学习、交流和实践三个环节。学习经典的案例研究书籍与论文,积极进行团队内、学术界与企业界的交流,将论文写作与企业调研实践结合起来。刘洋副教授介绍了Co-learning团队案例研究训练体系方式,团队成员共同学习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并将学习的资料进行编码记录,不断积累,为今后成员的学习,以及案例的持续追踪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苏芳老师从、多看、多问、多聊、多写、多思等五个角度介绍了自己的研究心得。李亮副教授认为在研究案例经典文献的基础上,要多读具有一定相关性学科的文献,这样才能扩宽自己的思路,从交叉融合的角度来提出和构建理论。建议多进行写作训练,积极参加会议投稿,多听取专家点评,实现从模仿论文阶段逐渐过渡到形成自己的写作思路与方法。
7月18日下午开始,研讨会由同济大学许玮元教授做主题报告,许玮元教授介绍了案例研究的哲学基础,重点从诠释主义出发,详细讲解了诠释型个案研究的研究流程、研究问题、文献探讨、资料收集、资料分析与写作。经过两天的诠释型个案研究方法的学习后,来自中山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的四组博士生团队,以酷漫居的企业资料为例,运用诠释型案例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思路汇报,许玮元教授进行了当场点评,对大家的研究能力与热情表示赞赏,同时给出了进一步完善的意见。
7月20日下午,中山大学王宁教授就“个案研究中的代表性问题与外推逻辑”做了主题报告。王宁教授指出个案不代表总体,因此,用定量研究的标准来判定个案的代表性问题是一种误解。个案不具有定量研究样本那种统计意义上的代表性,个案的代表性在于个案的典型性,即:是否代表某一类型现象,是否集中了该现象的主要特征和属性。个案研究结论必须外推,但又不能过度外推。结论越是抽象,外推范围越大,但过度抽象导致解释力的稀释。个案结论的外推范围是某个相同类别的个体,而非异质化总体。此外,个案研究结论的外推还受到研究目的和个案特征的影响。
7月21日上午,研讨会以四篇学员的案例研究论文为例子,邀请了各位嘉宾进行点评。通过点评为学员们论文的改进提供了有益的完善建议,同时加深了大家对于案例研究写作中存在问题的认识,进一步巩固了近四天的学习内容。最后,肖静华副教授对研讨会进行了总结,此次会议正式结束。
会后,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太阳成集团tyc33455经理彭建平教授与公司参加研讨会的老师进行座谈交流,鼓励大家多参与学术会议活动,将学习经验转化为科研成果,不断提升与完善自我。
图 彭建平教授、谢康教授、肖静华副教授与公司教师合影留念
文/图 武亮
责编 邱兴波